close

 


轉貼自 釣魚天地 LA討論區網站 :http://58.64.252.54/forumdisplay.php?fid=161&filter=type&typeid=2

 

為何日本釣竿要賣那麼貴,其實我也認為沒有道理;唯一可以原諒自己去買的理由就是喜歡而已。不過這種說法也太過人性化,在此簡單的提出幾點個人對浮游磯釣用1-2號磯竿的一些初淺認識。

目前我手上有九支浮游磯釣竿,分別為Gamakatsu DaiwaShimano與兩支國內某工廠送我測試的國產竿。我生平所使用的第一支磯釣竿是25年前的Shimano潮時(玻璃纖維竿),而後陸續購入同廠的硬釣浜島、繼Daiwa的大島PG二號。第一支碳纖維竿是 Gamakatsu磯釣竿第一代Silver3號六米一,而後又購入同款的2號五米六搭配成黑白毛釣用。20多年來又替換了10幾支磯釣竿,一直到我對阿波釣法的技巧與認識稍微成熟後,才保存目前的穩定數量。

至於釣魚人雜誌王社長所說的moment持重指數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數據,但是個人以為更精確的moment應該是掛上捲線器,並將母線穿上把浮標結上並距離Top Guide100公分的狀態來計算並配合當時的手持感覺更為實際。調子強弱的計算也是如此的狀態下用力拉線觀察它彎曲和過節的形狀,如此可以判讀出道系和調子的強度對稱性,更有趣的是我還會再綁上重物實際的將它提提看。

總之如此做了以後你會得到一個結論;就是釣竿會越釣越短。短竿可以有效率的降低持重的係數,所以名人薄墨賢二氏很推崇使用5米長的磯釣竿。實戰上就阿波流來說釣竿30公分的長度差距在實際釣到魚時其實影響不大,最早期的阿波竹竿長度標準是4.5米或4.8米,在玻璃纖維竿的全盛時期主流長度增加到4.8米為主但是賣台灣的好像都是5.4米或6.3米,現在步入極輕量碳纖竿的時代,磯釣竿主流長度變成5.3米(設計原理於下再作說明);但是近年來外道魚超多釣竿長度好像又有復古的現象5米的竿子式樣變多了,Shimano甚至保留好幾個等級的47/53長度伸縮釣竿。

而第一代的Gamakatsu就已經有5米的釣竿,並推出5.6米的長子線竿,甚至在大號數較重的3號竿設計為6.1米稍短的長度以減少重量。由此可見Gamakatsu的設計專業度是合乎阿波流需求的。而Shimano因為有小里哲也這位阿波流傳道大師作為Instructor的關係,在調子上很堅持八二硬式先調。這部份Gamakatsu也注意到了,但是近年來的產品多趨向以軟式先調為主流,主要訴求是提高子線的強度,只有在競技式樣的竿子製作的比較接近八二硬式先調。ダイワ的商品就更多元廣泛,明確以F調和T調來區分,F調子是實心穗先為先調設計,T調為空心穗先為胴調設計反而竿子較軟。

但是細部設計的部份三家略有長短,Gamakatsu從來就是重視子線強度,所以近年來的竿子調子作的稍軟,但是竿子的過節平順,彎曲度漂亮與日本的竹製磯竿很類似。不過操竿方式不成熟的人碰到大魚竿子很容易過度彎曲而包踏仔。Shimano設計上則比較重視阿波精神的競技效率,向來調子稍硬些採硬式先調設計,相對設計較長的竿節來加強反發力彌補先調竿對子線的耗損。Daiwa設計則偏向標準調子以商業角度作考量,產品區隔相當明確種類和等級較多,並相當重視加工塗裝,產品質感讓人感覺極為華麗。

至於重要配件像絲道環與捲線器座的部份;Guide部份已進化到全SIC式樣,Frame的部份Gamakatsu的產品大多數是採用全鈦強化合金品,穗先節並配合採用高腳式樣以減少纏線問題。而Daiwa有部份採用電鍍K金看起來很漂亮,Shimano則是一級品及二級品外多數為較為普及之鍍金Frame。

至於竿布合成比率問題(即碳纖T數),各廠考量點不同。玻璃纖維比率高者韌性強度較好,但自重會比較重。T數高或碳纖比率高者自重較輕,但日久纖維老化較快,久了以後感覺竿子好像變軟。另外一提的是廠商提出之所謂碳纖含有率;指的並非竿布的碳纖合成率。因竿布合成係廠商配方設計,在下於此不多作評論。

以上所提的其實都是就日本市場的商品設計,究竟在台灣這些商品的相容性如何?日本的主要磯釣對象魚是黑毛和黑鯛,他們不釣白毛或豬哥族,黑毛仕掛並都以外礁釣的阿波仕掛較為普及,而台灣本島釣點來說外礁很少,多為地磯釣點。水文特性多為釣場條件是要小荒天,即岸邊的窟頭可以產生適度的白泡。而地形上的特點又是多為波蝕棚藻場所以地勢很低,使用德島式的輕阿波仕掛要有很高的技巧,一般來說高梁桿的浮花仕掛是比較易於辨識出浮子位置。

德島的阿波仕掛或貢寮的浮花仕掛其實都是浮子漂浮釣法,但是仕掛重量卻很不同。小荒天或荒天白浪滔天的狀況,常常需要加重仕掛重量並執行遠投作業。如此日本的小號釣竿就顯的不是很對稱。還是必需要提升到誘餌籠仕掛用的錘負荷標準。因此日本規格的三號或四號竿會顯的比較合用。

可是依阿波流的計算公式看來;用1.5-2號子線採三號或四號竿明顯不對稱。不過子線強度對稱並非代表在操竿時就不會斷線,需要考量地形狀態,通常子線沒被魚拉斷卻會因為被魚鑽下去而照樣被岩石割斷。如果依照順位邏輯看來還是先得將仕掛送出才有機會中魚,至於是否會斷線是否會碰到超出一公斤以上的大傢伙就要看運氣。自古傳承以來北濱的職業師父用的竹竿也是介呼三號四號竿的硬度,而且長度達21尺。就好像在戰鬥池中以極硬相當的河內鯽竿來釣取福壽魚般,體型不是特大的情況下也不無不可之理。

說到這裡各位就應可了解到日、台磯釣黑毛其實只是地理與文化的差異,很難說孰強孰弱,誰對誰非。如此釣竿的選擇爭議性就不大了,終究磯釣和打高爾夫球不一樣,在沒有渡礁船支援的情況下,背著日本阿波流的制式裝備好像全副武裝跑500障礙一樣,相同的像藍波這種特種部隊通常也只是帶著一把刀,完全的利用當時的地形地物來執行任務。

回顧起來台灣人以藻餌釣黑毛還真是一路走來堅苦卓絕,在此倒是建議國內釣具廠商可以適度的了解本土的釣場地理特性,針對本土流派的仕掛精神來設計釣竿。並不需要一味的奉行日本的製作規格。

簡單說用日本現成品的話高梁桿仕掛用類似DaiwaT調性的竿子比較合適,穗先採空心尾較能負荷重鉛浮標,但竿胴要稍微軟一點可以遠投但使用細線又不會斷,這就是最適合高梁桿浮花流的釣竿。而阿波流的釣友可以依照日本現行的仕掛標準,但是在冬季的馬崗、萊萊這種釣點使用的話,可能需要修練到小里哲也師父所說的阿波流最上層級脈式漂浮釣法可以理解的程度,否則不是專門收拾雀鯛就是在驚濤駭浪之下找不到浮標。

下面就關於仕掛精神的部分作小小說明,希望可以讓各位在選購釣竿時可以作搭配的考量。時下普遍使用漂浮仕掛有阿波仕掛、アタリ仕掛、棒長浮子仕掛等三大類。

阿波單圓錐仕掛為其原始型,衍生分支出下列幾種:

1.單圓錐浮子仕掛,如小里、立石、江頭等。仕掛分固定、遊動、全遊動三種。
2.雙圓錐浮子仕掛,如小西 和人、宮川 明。
3.單圓錐加水中。
4.單圓錐スルスル加水中。如全層釣法。
5.單圓錐加小型アタリ浮子,如村上 雅昭氏。
6.單圓錐沉式釣法有中通式樣及外掛式樣的高橋氏天狗流。

棒長浮子有以下幾種代表

1.峯 享男氏的峯浮子。
2.遠矢氏的遠矢浮子。
3.萊萊式的高粱桿浮子。
4.烏石鼻的簽仔
5.齊田 隆義氏的列島黑毛浮子。
6.バリマスター的BM浮子。
7.另外還有拓山 記久氏的折衷式拓山浮子。

種類繁多的仕掛中其實詮釋著許多差異性的仕掛精神,在外礁當然潮流通暢潮目明顯,阿波的輕型仕掛順理成章成為最合理的選擇。但是除了外礁荒磯以外,地磯釣點有些時候釣果也很好,像馬崗、萊萊東北角、花東石梯坪等,而這些釣點多數在小荒天時魚群較會靠近,如在水淺的卯石場或是岩礁灣內的白波間中黑白毛也是很多,而釣法與技巧就非此類輕巧之仕掛所能發揮,相反的就需要用重一點線組也粗一點的仕掛,日本的伊豆大島地磯釣場就是類似如此的釣點,所以釣魚仕掛沒有絕對,凡事在於觀念的理解,釣魚再怎麼說都是需要累計長久的實戰經驗與不時的自我反省和不斷的研究學習。


另外關於近來的磯釣竿的長度設計;近來各廠所設計之磯竿標準長度為5米30,另有固定仕掛長子線用5米60或6米30。以日本阿波流來說注重單獨操作又因配合使用杓子、撈網因此很少用到5米30以上之長竿,多數是為了使用長子線的固定仕掛才會使用5米30以上的長竿,但有時是因為地形關係磯際多障礙而必需使用到6米30的長竿。通常5米30的設計原理是竿尻到捲線器座約30公分,子線長度2噚半約15尺,剩下50公分左右是浮子捲到穗先準備投射之長度,所以竿長設計變成5米30。但是不見得每位釣人都需使用很長的子線,甚至在專攻淺場白波區的情況或磯際腳路好一點的釣點,釣竿長度可以選擇稍微短一點。這時可以選擇5米或4米80的釣竿。

短竿的好處就是在風大時比較不受影響,仕掛的起落操作很快,號數大的竿子手持一整天下來手也不會覺得酸。但相對的在拉魚時比較需要注意腳前的岩礁,仕掛組容易在將魚拉到腳邊時割到岩礁。而長竿雖然手持較重但是碰到磯際多障礙或腳路不好的釣場,操作上較無困擾。相對在風大時很難操作,手持一整天下來會覺得很疲倦。因此使用長竿或短竿都是一長一短。

以個人經驗目前大小號數及長短共持有9支磯釣竿;各魚種、釣場使用的依據與分別建議如下。

1.日本一般外礁釣場或本島外礁釣黑毛使用輕阿波仕掛時用1/53或1.75/50的釣竿。因為這兩支釣竿長度一長一短配上捲線器時持重指數調整成剛好很接近,持重感覺不會有大小號數的差異並搭配使用撈網。
2.東引釣場多使用0.8號48/54 ZOOM的釣竿;配合阿波仕掛主攻10來兩到斤級的黑毛及一般中小黃雞。
3.澎湖釣場;對象以半斤上到1斤出頭的象魚為主,近來2斤級的象魚變的很少。象魚釣數量時;用2/47或1.75/50的釣竿,仕掛操作起落快又不需使用撈網。有時會碰到蘆筍罐大的烏尾冬群再改換1/53較不會拉裂嘴。
4.基隆附近藻餌釣象魚以2/47-53主攻5指左右的象魚,子線配1.5號或1.0號胴突仕掛,這種感覺像在戰鬥池用極硬河內鯽竿釣福壽魚般,仕掛強度的嚴重不對稱讓人稱奇。
5.萊萊釣場藻餌釣黑白毛時1-2號硬式先調竿採大圓錐阿波仕掛或浮花仕掛,子線配1.5號到2號左右不攜帶撈網,並採單竿背負宜蘭式竹籠走動式釣法。
6.基隆附近釣剝皮魚;以3/53的釣竿,5號母線3號胴突仕掛。
7.花東石梯坪藻釣白毛;3/53或2/53掛重型圓錐,鉤子上方1寸編織式防咬補強單鉤散尾仕掛。
8.烏石鼻北面號踏釣點,小北風時較好釣,以1.75/50或2/47阿波仕掛,斤級小黑毛可以毫無顧慮直接提上。

因為近來魚體越來越小,而我又不釣豬哥或吊仔所以使用撈網機率很低,阿波式的自釣自撈基本動作使用機會不多,又逐漸回復到民國60年代的藻餌釣法,只不過將高粱桿浮花仕掛改成較重的阿波浮花仕掛。

因此釣竿的鉛錘負荷要求最大能載到5錢重的仕掛,若不想拿的太重的話則2號5米的竿子是最合適的。至於子線使用1.5到2號的細線不用耽心強度不好,因為近來很少碰到2斤以上的黑毛,多數為10兩上下的魚體居多數。至於拂曉時刻斤級小白毛或開旗仔較會吃餌,鉤子上方1吋左右的編織加強是有必要的,如此就可以大膽的掛上舌苔多少湊合尾數。

以上是本人自16歲開始學習萊萊藻餌磯釣,歷經十幾年潛研德島阿波釣法到今年42歲所經歷的一些磯釣經驗,因為運氣很好時常碰到技巧很精湛的高人得到許多觀念的學習與指導,海流是很奇妙的,釣魚其實並沒有所謂標準仕掛,只有接近合適的仕掛,經驗的累積與不斷的學習與反省才是技巧進步的主因。因為釣魚人與釣具販賣者不同。在店頭評論好壞倒不如拿到釣場實際弓個幾十斤魚下來才知道好不好合不合適。總之能適時的觀察海況與潮流的變化,採取適度的因應才能獲得好的釣果。最後希望以上簡短的案例說明可以給新加入磯釣的朋友做一些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尬馬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